2011年12月7日星期三

一場共同愐懷青春的祭典-《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》


「又是《那些年》?」我相信這是大部份讀者在看到這篇文章的標題後,於內心中浮現的第一句對白吧。的確,「那些年」這三個字,相信大家在近幾個月間已經聽過無數次了。《那些年》這套電影就像病毒一樣,在香港蔓延了起來,並掀起了一股強大的風潮。電影在正式於香港上映前,就已經備受不少人的期待;而結果其成績也不負眾望,壓倒了不少港產片,成為了華語票房紀錄的第三位,其人氣之高可見一斑。亦正如香港藝人曾志偉在台灣的「金馬獎」電影頒獎禮說道,在香港如果你沒有看過《那些年》,那就是落伍,跟別人聊天時也沒有話題了。其實曾志偉說的話真是半點不假,回看Facebook等社交網絡平台,《那些年》這個話題在上映前後,可是幾近完全沒有間斷過。也有不少人說自己在看《那些年》時大受感動,流下了不少眼淚,甚至還要到戲院多看幾遍來回味才滿足。更有趣的是,「那些年」這三個字,似乎已經成為集體回憶的代名詞了。近年有很多文章,只要內容是談及到一些昔日的情懷,其標題就定必會套上「那些年,我們一起XXXX」這個句式,彷彿這樣做才能讓自己顯得跟得上潮流一樣。總而言之,不論是否真的在談論這部電影,《那些年》在這幾個月間不斷在香港人的耳邊中迴響,有著一股你躲也躲不掉的強大話題性。

而結果,就是我個人也沒有免俗,跑到戲院去看這套電影了。這除了因為想見識一下這套大人氣作品有多厲害外,個人也對那種台灣式的青春純愛故事很感興趣。這類的故事,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之下,在香港已幾近絕跡。這不單是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年青演員去拍的這種問題,而是香港那種講求實際的大環境之下,將那種有點幼稚的純真戀愛放進去,也只會讓人覺得格格不入而已。而同類的青春校園劇,不論是動漫還是戲劇,在日本仍舊常見。但因為兩國之間的文化差異,仍會讓我們這些香港人,在觀看時差生一股距離感。先不談複雜的政治問題,台灣始終是一個在地理上和香港比較接近的地區,文化背景上也比較相近。所以當我們觀看《那些年》時,理應會對那份故事更有親切感,更容易感到共鳴才對。在台灣這種環境之下所生出來的青春純愛故事,會如何讓香港觀眾產生一種不一樣的感覺,這是我個人所感興趣的地方。


在看完《那些年》後,我個人也認為那份因文化相近而產生的親切感,正正是這套電影在香港能大收旺場的主要原因。或許是因為普遍評價很高,讓我個人對這部電影也有較大期望的關係吧,我在看畢《那些年》後,是感到有點失望的。單純以戲論戲的話,《那些年》只能算是一套不錯的青春愛情劇,但其表現實在算不上非常優秀。在我個人的標準當中,一套出色的愛情劇,理應包含對男女主角的細緻心理描寫,刻劃出他/她在愛情路上作出抉擇和改變時,是蘊含著怎樣的情緒於其中。《那些年》雖然也有以男主角柯騰以獨白講出其感受的橋段,但在很多情節上,其發展還是顯得過於理所當然而欠缺鋪陳了。就像你看完整套電影後,你還是無法理解柯騰和沈佳宜,在當初是怎樣才愛上了對方。當然,也不是完全沒何契機或事件的推動,才會得出這個狀況;但究竟兩人是以怎麼樣的心情,才開始對對方產生好感,並建立出這種「追」與「被追」的關係呢?這點我們就無法知道了。這樣的劇本,縱使在劇理上沒有出問題,但卻因缺乏鋪陳的關係,而顯得不夠立體,這段戀情也因此變得不夠深刻。著重於敍事,卻忽略了描寫,這就是整套電影的最大問題了。

不過,上述的評價只是從戲劇評論角度而得出的結論而已。綜觀整套電影的話,我倒覺得原作者兼這套電影的導演九把刀,從一開始就沒有要「打造」出柯騰和沈佳宜這些角色的意思,而是想要讓觀眾自行代入於這些角色當中。也因此,九把刀在整套電影中所著重的,是帶出發生在柯騰和沈佳宜兩人身邊之間的事件,而沒有投放太多心力在這兩個角色的塑造上。當回看戲中的各段劇情時,就能發現九把刀把不少的心力,投放在建構那些屬於青春的「佈景」之上,好讓觀眾能因對那些中學和大學的環境產生共鳴,而更容易地將自己套進在劇情之中,或是勾起那些屬於自己的青春年華。總而言之,一切所造的都是為了讓觀眾產生代入感和共嗚感,進而讓觀看《那些年》這件事,能更進一步地昇華成一場共同愐懷那個美好的青春年代的祭典,藉此帶動了這套電影的人氣。這套作品會命名為《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》,隨了是因為其故事是一班人在追著同一個女孩之外,也因為那是屬於「我們」-也就是廣大的觀眾們,各人一同經歷過的故事。

而上文中提到的「文化相近」特性,也在這一點上發揮了關鍵的作用。縱使台灣的校園生活並非和香港的完全相同,但原本香港人就對台灣這個環境比較熟悉,而我觀眾也總能從各項的細節上,找到了兩者之間的接點。這些接點,可能是儲閃卡、打籃球,甚至是打手槍,又或是最直接的-在學校追女孩這回事。不管勾起了共鳴的事物為何,總之香港的觀眾們大多能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記憶碎片,從而投入這場愐懷青春的祭典當中,而這就是這部電影能在香港能紅得發紫的原因之一了。


不過,或許只說「愐懷」的話是不夠精確的,畢竟有不少觀眾所造的,就只是進戲院憧憬一下劇中的那份青春情懷而已。就像我這個「那些年,我們班上沒有女孩」,中學時期是在讀男校的人而言,那會經歷過戲中那份色彩斑斕的青春呢?像我們這樣的觀眾,就只能進去看著帥氣的柯騰和美麗的沈佳宜,去憧憬那份屬於他們的青春了。你可能會說,明明結局中柯騰追不成沈佳宜,這又有甚麼值得憧憬呢?而我是這樣想的-如果最終的結局是「有情人終成眷屬」的話,那整個故事就會顯得太過童話化。現實的情況就是,大部份人最終都無法把自己的「女神」娶回來,能結為夫婦的也未必是自己最愛的人。正正是這種不完美的結局,才更容易讓觀眾代入其中啊。


最後,想以跟老媽聊起《那些年》時,當中談及到的部份內容,作為這篇文章的完結。那時我問老媽,在看過《那些年》後,有沒有想起屬於自己的青春年華時,她是這樣笑著回答我的:

「我當然有回想起自己的青春年代。只不過,那時我身邊有很多沈佳宜,而我只不過是她們身後的彎彎而已。」

對呢,雖然我們都想當柯騰,但實際在人生當中,我們大多只能成為老曹、阿和、廖該邊和勃起而已。兩者之間的共通點,就只有大家都想追沈佳宜啊…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